2020年以来,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旅游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国内旅游在经受巨大冲击后仍仅呈现缓慢恢复的态势。截止2021年底,我国国内旅游市场游客总量及收入虽较2020年有所恢复,仍与2019年水平保持较大的差距。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为,2021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增长12.8%(恢复到2019年的54.0%)。其中,城镇居民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9.04亿人次,增长11.1%。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国内旅游收入较游客人次的恢复情况更为理想。2021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69万亿元,增长31.0%(恢复到2019年的51.0%)。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36万亿元,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消费0.55万亿元,增长28.4%。
受到疫情的影响,健康、安全保障以及目的地对疫情的防控已成为游客选择旅行产品的首要关注点,并且很多省市的中小学校也倡导师生在节假日期间尽可能不跨省出行,所以很多有跨省游需求的消费者将转变为周边游,周边游也是疫情下旅游行业复苏主力。根据2021年国庆假日期间的国内旅游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国内游游客的出游距离和游憩半径呈现双收缩的态势。其中,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41.3公里,比去年缩减71.7公里,减少33.66%;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13.1公里,比去年缩减1.1公里,减少7.75%。“3小时”旅游圈成为假期主要活动范围,以都市休闲、近郊游为主的“本地人游本地”特征明显。从游客群体来看,城镇居民更青睐远方的风景,其在300公里以上出游距离的比重为12.2%。
在周边游持续火热的同时,产品同质化严重、多业态联动不足、创新缺乏成为制约周边游景区发展的主要的因素,目前消费者更加关注安全、卫生、高品质和私密性,喜欢小众群体参与的户外活动,更愿意探索本地的特色体验产品,旅游目的地可以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提升周边游产品的丰富度,进一步拓宽周边游市场潜力及提升吸引力。
近年来,都市休闲游、乡村游已成为国内游客出游的热点之一。特别是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成为很多人的热门选择。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五成左右游客选择城市周边乡村和郊区公园游玩,体验秋收、赏秋色,泡温泉,采摘等项目受到游客欢迎。从出游范围看,农村游客选择本省市内及城郊旅游的比例高达35.4%,比城镇居民高8.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选择跨省游的比重为23.9%,比农村居民跨省游高5.2个百分点。
从游览区域看,游客年龄与城郊乡村的需求成正相关,与对山林水草景区和人文景区的需求成负相关。高收入群体对人文景观和山林水草自然观光景区的需求更高。亲子旅游、研学旅游需求集中释放,45岁以下的游客更喜欢和家人一起出游,比例高达四成左右。
近年来,全国各大目的地纷纷布局夜间旅游,江河夜游、夜间演艺、小吃夜市等各类项目相继亮相,不少景区也尝试延长游览时间,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夜游选择,夜间旅游消费已成为2020年文旅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亮点。依据相关统计及预测显示,2021年我国夜间旅游市场将继续快速地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35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18.08万亿元。
与此同时,夜间旅游概念的提出,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带来了新的增长方式。根据马蜂窝旅游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72.22%的95后游客会在旅行中专门策划夜间游玩的行程,90后和00后的夜游人群占比也超过60%。国内各大旅游目的地的“夜景”、“夜市”也都成为当地旅游的热搜关键词。相比常规的日间游览,夜游从时间维度拓宽了旅游资源的延展面,也为目的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后疫情时代,一些平台型互联网公司与文博机构、旅游景区合作,通过“会员模式”“流量转化模式”“体验付费模式”等方式,整合打造市场化的数字文旅消费平台,不断的提高数字文旅产品的供给质量。同时,强化数字文旅体验和线上线下互动,将文化内容与数字娱乐充分融合,将文化场馆、旅游景区植入在线游戏、动漫、电影、直播等数字娱乐场景之中,采取“游戏+虚拟游”“动漫+云展”“电影+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构建数字“虚拟文化空间”,带动由虚拟体验形成的周边产品消费。引导线上用户转化为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的实地游览、线下消费,将用户、信息和消费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充分互动交融,实现游前线上虚拟体验、游中现场沉浸体验、游后数字回味体验的全体验流程。
以江苏省为例,2021年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大目标纲要》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深入实施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协同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其中为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提出了要“发展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休闲旅游和康养产业,共建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
不仅仅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七大区域发展的策略中,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无形的“文化”之后,推动各区域的大发展:文化同根同源,有助于增强区域合作的凝聚力;文化培根铸魂,有利于找到一起发展的向心力;文化赋能助推,促进区域协同竞争力的放大。
随着IP重要性的不断的提高,文旅IP已成为现代旅游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在近年逐渐出现了主题公园IP孵化、剧本杀/国风/实景剧场沉浸式IP文旅方式、地方博物馆打造IP电商等文旅IP打造典型案例,对于旅游产业在新时期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能预见的未来,随着文旅IP的表现形式一直更新迭代,将在满足旅游消费、落实文化、旅游融合以及塑造新发展格局等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过去,传统的旅游要素主要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主,而跟着社会经济与消费者诉求的变迁,现代旅游发展要素则还包括“商、养、学、闲、情、奇”等多元要素,文旅产业的跨界之路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从国际到国内,文化旅游都正在摆脱主要是基于文化遗产和人造人文景观的单一性观光模式,逐渐通过文化与创意、科技及其他传统产业的结合,形成新旅游要素带动文化旅游服务产品创新和升级的发展形态趋势。未来,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将形成更广泛、更深入的跨界融合。
2021年以来,亲子游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热点之一。2020年上半年亲子游市场受到疫情影响整体表现先抑后扬,2021年上半年已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根据中国旅游协会亲子游与青少年营地分会采访的家庭显示,超过50%的受访家庭在2021年上半年全家亲子游外出次数就超过了3次。其中,游乐设施丰富、配套齐全的主题乐园成为了亲子游消费的主秀场,几乎占据亲子游市场的半壁江山。据中国旅游协会亲子游与青少年营地在2021年3月所做的线%的亲子家庭会将主题乐园作为第一先考虑的产品。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业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公开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方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