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5 22:53:58 | 作者: 华体会app怎么样
长期以来,单片机以其性能好价格低、体积小、功能灵活等方面的独特优点被大范围的应用。但受其内部资源的限制,单片机需要在片外扩展相关资源。为了达到处理速度和控制灵活性方面的需求,采用微控制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单片机嵌入式系统。随着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及EDA技术的发展,百万门级的FPGA、可重构的嵌入式MCU核、功能复杂的及各种功能强大的EDA工具的出现,实现将MCU、存储器和一些外围电路集成到一个芯片成为可能。随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性能不同的嵌入式MCU软核。MCS-51系列MCU是目前应用时间最长、最普及、可获得应用资料最多的功能强大的8位MCU,建立805l MCU可综合IP核对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和片上系统(SOC)的应用。针对8051MCU的应用前景,出现了几个很典型的805l IP核,如DW8051核.OpenCore组织的0C8051核及T51核,MC805l核等。这些IP核都是采用HDL语言描述的软MCU内核,其与工艺无关,能够在多种FPGA上进行逻辑综合及实现。这里采用免费的MC805lIP核,通过对MC8051结构原理的分析,详细论述其在FPCA中的实现及应用。
MC8051是与MCS一5l系列微处理器指令集完全兼容的8位嵌入式微处理器,通过芯核重用技术,可大范围的应用在一些面积要求比较苛刻,而对速度要求不是很高的片上系统中。
采用完全同步设计:指令集和标准8051微控制器完全兼容;指令执行时间为l~4个时钟周期,执行性能优于标准805l微控制器8倍左右;用户可选择定时/计数器、串行接口单元的数量,最多可增加到256组;新增特殊功能寄存器用于选不一样的定时/计数器、串行接口单元;可选择是否使用乘法器(乘法指令MUL);可选择是否使用除法器(除法指令DIV);可选择是否使用十进制调整功能(十进制调整指令DA);I/0口不复用,无双向数据I/O端口,输入、输出端口独立;内部带256Byte RAM;⑾最多可扩展至64 KB的ROM和64 KB的RAM;与工艺无关,可经过仔细修改VHDL源代码扩展及参数化设置。
图1给出MC805l_eore的顶层设计模块及其子模块,包括顶层的各个信号端口及3个存储器模块。同时给出了顶层的输入输出I/O口。定时/计数器和串行接口单元,对应于图中的MC805l_tmrctr和MC8051_siu模块,数量可选择,图中用虚线的输入、输出并口分别映射到独立的端口上。其顶层各I/O信号的描述如表l所示。
MC805lIP核的设计层次及对应的VHDL文件如图2所示嘲。它由定时/计数器、ALU算数逻辑单元、串行接口单元和控制单元组成。RAM及ROM模块不包括在IP核内,处于设计的顶层,方便于不同的应用设计及仿线中,最顶层是用户的实际应用设计模块,它将ROM、RAM及mc8051_core封装在内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添加自定义附加逻辑模块,与设计层次中的RAM、ROM模块处于同一个层次。
标准8051微控制器只提供两个定时/计数器单元、一个串口单元及两个外部中断源。而在MC805l IP核中,这些单元最多可增加到256组,只需修改VHDL源代码增加兼容的单元数。在VHDL源程序文件mc8051_p.vhd中,更改C_IMPL_N_TMR、C_IMPL_N_SIU、C_IMPL_N_EXT的常量值就可以,其范围是1~256。相关的VHDL代码如图3所示。
这里C_IMPL_N_TMR、C_IMPL_N_SIU、C_IMPL_N_EXT3个常量参数不能独立修改数值,只能同时增减。C_IMPL_N_TMR加l意味着对应的添加了2个定时/计数器、一个串口单元和2个外部中断源。为了能寻址所生成的单元而不改变微控制器的地址空间,在微控制器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内存空间增加了2个8位寄存器作为附加功能寄存器:分别是TSEL(定时/计数器选择寄存器,地址为Ox8E)和SSEL(串口选择寄存器,地址为Ox9A)。如果以上的寄存器指向不存在的器件单元,将使用默认的l单元,如果没有对这两个寄存器赋值,其缺省值为1。如果在中断发生期间设备(寄存器)没被选中(比如TSEL),那么相应的中断标志位将保持置位,直到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在某些场合,有些指令是用不到的,因此,通过禁用这些指令节省片上资源。这些指令有8位乘法器(MUL)、8位除法器(DIV)和8位十进制调整器(DA)。禁用时只需要在VHDL源程序文件MC8051_p.vh中将C_IMPL_MUL(乘法指令MUL)、C_IMPL_DIV(除法指令DIV)或C_IMPL_DA(十进制调整指令DA)的常量值设置为0即可。如果这3条可选指令没有被执行,器件可节省约10%的资源。相应的VHDL程序代码段如图4所示。
为了便于IC设计,MC805l IP核的I/0口不提供复用功能,包括4个8位输入输出口、串行接口、计数器输入端和扩展存储器接口。如果要想将。MC8051 IP核的并行I/O端口改为双向I/0端口,设计时能添加一些外围逻辑电路来实现。其基本电路结构如图5所示。图中的2个D触发器起同步输入信号的作用(mc805l_core的输入I/O不做同步处理),也可以不用。上拉电阻是必要的,因为I/0端口输出高电平是靠上拉电阻实现的。
(2)打开源代码中的mc805l_top_stru.vhd文件,将原文件中的RAM(包括内部RAM、扩展RAM)ROM元件端口映射语句全部修改成应用设计的端口映射。因为实际应用中RAM、ROM的容量与MC8051核中存储器容量不一致及控制信号的差异,需要修改实际应用中RAM、ROM的地址线及控制信号线的端口映射。
(4)因为VHDL文件编译是有顺序的,所以在向SynplifyPro工程添加VHDL源代码文件时,应注意的是:首先添加MC805l_p.vhd文件,然后添加别的文件,最后添加mc805l_top_.vhd和mc8051_top_strut.vhd文件。注意文件名后为_cfg.vhd的配置文件可以不添加到工程中,前面生成的RAM、ROM源代码文件也不必添加到工程里面。
(5)综合编译成功后,需要检查顶层设计是不是正确,这时可通过RTL图来检查。在RTL图中可看到MC8051 IP核的顶层结构图。在RTL图中主要检查ROM、RAM模块的连线是不是正确,是否符合实际应用设计。
(2)在工程中调用FPGA自带的PLL数字锁相环模块,将目标系统板上的时钟调整到MC805l IP核的应用时钟频率。MC805l IP核经Quartus II综合编译后,查看时序分析报告,其最高运行频率为18.96 MHz(每次编译都可能不同,I/0分配不同结果可能不同),因此系统时钟不能超过时序报告的时钟最高频率(即fmax)。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18 MHz,利用PLL对目标系统板上的时钟进行分频;
将生成的.hex应用程序文件拷贝到Quartus II工程文件目录下,替代原创建ROM存储器模块时使用的初始化.hex文件。然后重新编译Quarius II工程生成FPGA的配置文件.sof,将应用程序代码嵌入(同化)到ROM中。最后利用Quartus II的Programmer将FPGA的配置文件.sof下载到FPGA或EPCS中,实现MC8051的实际应用系统。
本文在分析了MC805lIP Core的结构原理,设计层次,内核各组成模块及参数设置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MC8051 IP核的FPGA实现与应用的实际设计步骤。试验验证,依据需求修改后的MC8051 IP核,能非常容易满足对8051MCU的应用需求,而且其性能比标准8051 MCU高,系统集成度也比采用标准8051 MCU构成的应用系统高。因此,MC8051 IP核在基于可编程逻辑和MCU的应用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